寫在前面:此系列教學文章,會針對「33Day知識變現夥伴計畫 – 課程規劃書」做說明,可以在此「免費索取」!但是你不一定需要下載,相關課程設計/課程規劃的概念,還是都通用的喔!

課程規劃書內容包含:

  1. 課程目標
  2. 課程對象
  3. 課程需求
  4. 課程設計
  5. 課程發展
  6. 課程命名

第一天我們先來談談「課程對象」!咦?怎麼不是課程目標呢?課程目標不是放在課程規劃書的第一部份嗎?

課程目標當然非常重要,影響整個課程設計、課程規劃,以及可以用作檢核課程效益衡量指標,但是若沒有確定「課程對象」,所有的「課程目標」都是假的!就像去餐廳用餐時,一定是服務生先問客人想吃什麼,然後主廚才開始做菜,不會是一開始就是由主廚先做好菜,讓客人挑選已經有的菜色。客人就是「課程對象」,菜色則是「課程目標」!因此在課程規劃時,一定要先確定「課程對象」後,再思考下一步驟!

而過往通常在設定「課程對象」(目標族群)時,通常都會用年齡、性別、婚姻、收入、個人興趣等「屬性」作為設定,我們稱作為「使用者區隔」(User Segment),使用者區隔的分析、設定,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地了解課程對象的基本資訊,例如26-30歲,新進業務人員。不過雖然使用者區隔可以幫助我們快速了解課程對象的背景,但是光靠這些資訊,對使用者的理解還是較為模糊,不足以挖掘出使用者需求、面臨的問題,因此我們還要借助「人物誌」(Personas)分析,更深入探討使用者的行為模式!

人物誌是什麼呢?簡單的說,「使用者區隔」是了解使用者的「基本資料」,而人物誌則是更近一步了解使用者的「行為模式」。以上述「使用者區隔」:26-30歲,新進業務人員,更進一步轉換為「人物誌」描述,則可以轉換為:

26-30歲,新進業務人員,較不敢主動詢問所遭遇的問題,遇到事情時,容易選擇放棄!

你可以看到當「使用者區隔」轉換為「人物誌」描述後,我們便比較容易對於使用者有較為清晰的概念。

當然完整的「人物誌」描述、分析,需要搭配訪談、收集資訊才能做到更為精準,但對於課程規劃而言,你可以嘗試先填寫「課程對象」中,性別、年齡區間:

性別:大部分課程當然男女都適合上課,但若是這樣寫就等於沒有寫,因此填寫性別時,可以改為填寫課程中男女比例大約為多少。

年齡區間:建議區間不超過10歲,例如25~35歲,不要差距過大,當然實際上如果針對企業內訓或是線上課程,都有可能超過這個差距,但是要先將最主要學習的族群設定好,特殊、特例可以先屏除,例如新進人員,我們想像當然大都會在25~30歲之間,但是也有可能有超過35歲的新進人員,而中高階主管,可能會設定在35~45歲,甚至是40~50歲,但是我也有上過高階主管,平均45歲,但是其中一位只有 33歲,是他們企業破紀錄,年資最輕但能力很好,最快升上副總的位子。此外不同產業都會影響學員的年齡組成,因此不用太在意特殊個案,要以一般常態情況為主。

刻板印象:至於刻板印象,則是針對課程對象對於「課程」的刻板印象,而不是指一般人對於「課程對象」有什麼刻板印象。例如資深業務員要他上銷售、簡報技巧課程,他可能會覺得我每年業績都做上千萬,幹嘛還需要上,這一類課程對象對於你要教的課程、領域有的刻板印象。

行為模式:如同前述,行為模式當然不是光靠「想像」,有數據、經驗著證,能夠跟實際情況吻合當然是最好,但是如果你是新任講師或是接觸到新的領域,對於課程對象的行為模式不熟,怎麼辦呢?一般來說可以嘗試詢問辦課單位、人資,多少都會有些脈絡、情報,當然有時候也問不到什麼(哈)!如果沒有,就試著請教相關領域、產業的朋友、講師,如果這些人脈和資源都沒有呢?沒關係,至少你有索取課程規劃書,認識我,可以跟我討論,雖然我不一定經驗豐富到各領域都了解,但我還是有我的人脈,可以幫忙詢問看看,總之只要你想,就一定想得到方法!

刻板印象行為模式部分,我覺得可以花點心思打好課程規劃的基礎,這兩部分如同課程規劃書中所寫,將會對應到「課程開場設計」和「課程需求規劃」,會有很大的幫助喔!

P.S. 最後補充說明:人物誌通常我上行銷課程時,至少都會有一個上午的時間,運用工作坊的形式,帶內部講師實務演練,在此不一定需要做到很仔細,你不一定有許多量化數據可以著證,你寫的行為模式是比較接觸實務,不過這並不用擔心,人物誌通常50%現實、50%假想就是一個不錯的平衡,不要因此而卡關喔!

[免費下載] 2020課程設計/課程規劃書
https://tcskyclass.cc/free-2020-curriculum-design/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