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篇文章當中,提到講師如何建立課程的長期獲利的六種形式,其中我其實有提出要能夠建立長期獲利模式最重要的是在於建立「忠實學習夥伴」!在討論「忠實學習夥伴」這件事情前,我想先聊聊身為講師的你,你覺得多少學員上完課後,回去會開始將所學應用在職場中呢?或許將所學應用可能有點難,那你覺得多少學員上完課後會複習呢?複習還是有點難嗎?那麼有多少學員上完課後,會記得當天的學習內容呢?

我們許多人都習慣將「學習」視為「一次性」發生的事情,尤其是發生在企業內訓、公開班的情況底下,通常都是在課程當天「學習」,而下課後就終止「學習」,甚至許多學員在當下,就認為已經「學會」。我相信好的職業講師,絕對有功力讓課程變得輕鬆、有趣之外,又能讓學員對於所學印象深刻,牢牢記住課堂中的技巧和口訣,但真的「學會」了嗎?大多數的人並不注意也不在意這件事情,一個技巧真正的學會,並非只是將課程中的技巧、口訣記住、背熟而已,而是必須經過反覆的操作、練習、應用,才能真正的學會該技巧,進而內化、吸收,好一點的學員,還能達到轉換與變化的境界。

學習其實是「你使用它或失去它」的極端情況。如果我們學習一個技巧或知識,沒有真的應用或必須用到,其實很快就會忘記。加上如果是一次大量學習新的知識、技巧,這個問題只會更加嚴重,過多的認知負荷,導致更少的學習成效。常常在企業內訓課程結束時,人資都會提醒學員:「有『用』才會有用!」便是這個道理。但是我們有多少課程,上完課後,還會持續的追蹤學員的學習情況以及應用情況呢?而這個情況在「線上課程」則更糟。

你知道嗎?根據統計,全球以MOOC形式提供的線上課程,完課率大約在5-15%之間,我們可以看看別人整理好的一些資料:MOOC Completion Rates: The Data,而現在許多的線上課程平台,也都在20%上下,許多人或許都會認為這樣的完課率非常低,但其實我一點都不意外!過往我推薦許多講師可以運用LINE官方帳號(LINE2.0)作為與學員互動的工具,方便又好管理,許多講師都會跟我提出一個疑慮:「可以用一對一聊天功能是不錯,但是太多學生問問題,怎麼辦呢?」許多講師都擔心經營社群後,太多學生問問題,會造成困擾,以及要花費許多的時間!其實這個問題真的是「想太多」囉!我都會回問講師,請問你的課程結束之後,現場通常有多少學員會提出問題呢?而課程結束後,又有多少學員會問你問題呢?當我問完這個問題後,上述的問題似乎就不是這麼重要囉!

線上課程完課率低,一點都不意外。有許多原因,其中兩個原因最為明顯:

  • 沒有時間壓力:

買了線上課程後,因為沒有期限,所以通常就會有「惰性」,放著慢慢看,有空時再學習。

  • 安心保障

就像買保險一樣,有買有保障,安心用的!買了某堂課程後,便覺得已經「儲備」該項課程技能,需要就可以拿來查詢與備用。

自然就會「學習」、「用功」的學員,本來就是少數,大部分如果不是職場上需要或是被逼著要學習,正常是不會太主動學習的,或許會主動學習,但還是很容易有「惰性」,所以講師不能只是建立完線上課程後,就放學員「自由學習」,因為當線上課程的完課率低,則代表學員並沒有真的學習,如果連學習都沒有,自然就不會有將所學應用於職場的情況發生,而沒有應用就不會知道所學技巧與課程的好處,自然也不太可能再繼續推薦此課程。

因此當你建立好線上課程後,可以檢視是否有做到下列六個環節,幫助學員持續的學習課程,當學員有真的學習並應用,才會有「口碑推薦」啊!

第一、微課程設計

每個課程單元務必保持在 15 分鐘內可以學習完畢,甚至可以更低!越長的課程時間,只會將你的學員推得更遠,現在大部人生活遭週充斥太多可以分心的事物,要一個人靜靜地坐下來學習一個新事物,並不容易,尤其是線上課程。因此盡量將課程單元拆解成更多的「微課程」,讓學員每天都只要花一些時間,就能學習到一個技巧或知識點,每天保持學習一點,比一次學習一小時,效果更好,而且當學員每天都只要花一點時間就能學得技巧或知識時,就更容易驅動他繼續學習下去,當學員能保持學習時,就容易養成「習慣」。

第二、移動學習

確保你的線上課程,方便學員能夠在手機上直接閱聽學習!如同前述,現代人生活太多雜務,要一個人找到靜靜地坐下來學習的時間,不是這麼容易。許多人反而較容易利用通勤的時間,簡短地學習。因此如果你的網站、線上課程介面對於手機閱聽不方便的話,那麼就要趕緊改進。

另外談到移動學習,我也很推薦「音頻」的形式,學員在通勤或移動旅程中,因為環境的關係,眼睛一定要注意周遭環境、人物、車流等情況,不太容易都盯著螢幕觀看,因此如果是有「音頻」錄影檔的學習方式,也是不錯的喔!

第三、激勵機制

許多研究發現,習慣的養成,跟三個元素息息相關,分別是:觸發、重複以及獎勵。觸發指的是為何要做這件事情的動機、原因;重複:例行程序,重複操作。例如:每天刷牙的習慣;最後一個「獎勵」,我則覺得最為重要。舉一個例子,海洋公園海豚訓練師,都會在海豚完成某一個動作之後,給予輕輕拍頭以及小魚獎勵,其實不僅僅是動物,人類在學習的過程中,若是能夠給予適當的獎勵,會對於學習成效以及學習習慣的養成,有非常大的助益。

因此講師可以在線上課程當中,提供適當的獎勵機制。就像有些線上英語學習課程,為了鼓勵學生有效的學習以及保持學習習慣,便會有 「300天打卡挑戰」,只要連續 300天完成每日 10分鐘的課程,便能得到課程獎學金。這裡特別注意一點,不僅僅是連續300天和獎學金,更重要的是「10分鐘」的「微課程」概念,每天一點點時間,便能做到的挑戰,這樣才會有效驅動學員願意學習和參加挑戰的意願。

第四、分級課程與徽章

課程在一開始規劃時,建議就將分級的概念加入課程當中,這樣不僅可以拓展課程的多元性,還可以讓學員清楚現在學習的階段,也就是許多人會提到的「學習地圖」,此外還可以為不同等級的課程設立徽章,當學員完成課程且通過測驗後,就可以給予徽章!這裡我要特別提一下「徽章」這個概念,很多人其實很難抗拒「收集」的模式,即便一開始可能對於「徽章」不屑,不想收集,但隨著越來越多人都有徽章之後,便會忍不住也想要「比」一下,所以蠻建議在課程規劃中不僅要有分級制度,也要設定徽章制度。

第五、成為教練而不是老師

職業講師通常面對的學員是成年人,和一般學校學生不同,學校學生較容易將老師當作是權威人士,而企業內訓學員,則比較傾向將講師當作朋友、視為平等,而不是權威人物,尤其當學員年紀較長、職位較高時,更可能發生將講師視為「下屬」。如果您想與學習者建立長期的關係,則需要採取「夥伴心態」,陪伴成長、成為教練的角色,而不是「講師」,我教你什麼的心態。

因此可以將「教練模式」,構建到你的課程當中,其中一種方法就可以是提供一對一的輔導方案,「教練模式」既可以讓學員自己預約,也可以作為每門課程中的免費加值課程或額外付費課程。你可以花時間與學員討論他們的目標,提供個人反饋並指導他們,進而開發出對於學員有幫助、有興趣新課程。

第六、創建共學社群

如同前面提到,大部分學員的學習都終止在「下課」那一瞬間,如果講師可以創建一個共學社群,就容易將學員拉回到「學習線上」!更重要的是並沒有一個講師有辦法一直創建課程和學習材料,來提供學員「終身學習」,但若是創建一個共學社群,透過多人的互動、學習以及針對特定議題的討論,甚至還會發展出許多的聚會,有時候可能是運動、爬山、閱讀等等,這些都會激發互動者對於共學社群的凝聚力、忠誠度,如此便容易做到讓學員「終身學習」的效果。

最後提醒你:「有『用』才會有用!」,看再多的技巧與內容,要開始踏出第一步,才會真的成為你的喔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